2020年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教程指南
高考分数下来了,大家都忙着何填报志愿。
如何选城市、学校、专业成了一门学问,甚至很多鱼龙混杂的人跑来赚高考填报志愿的钱。
报考志愿的三要素重要程度为: 城市 > 学校 > 专业
为什么城市比学校重要?
30年前的开封和30年前的苏州差不多,但如今苏州的年产值已经快是开封的10倍了。相当于苏州的人比开封的人每年多赚10倍,发展越好的城市,带动的就业越多,产业集群越丰富,我们能遇到的机会也就越多。
说个直观的感受。我在大学生兼职群看到,201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做兼职,一个小时能赚12块钱。而同时期的大学生在北京做兼职,每小时能赚25块左右。做家教差不多是80元和200元的差别。
在北京稍微勤快一点的学生,靠兼职都把学费和生活费赚回来了,更何况大学四年在北京赚了接十多万的我见过不少。
所以越是发达的城市,见识越广,机会越多,能锻炼人。
同样是211大学,在新疆上和在北京上,学生可获得的经历和生活体验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为什么学校比专业重要?
在大学最值的学会的能力有三项:
- 学会学习
- 学会赚钱
- 学会爱
条件越好的大学,获得的财政拨款越多,能给学生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也就越好,也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赚钱和爱。
专业只是技能的一种,5年前计算机专业很吃香,造就了很多财富神话。但现在很多小学生就开始学习编程,会计算机的满大街乱窜,除非特别感兴趣或者想深入研究你喜欢的专业,否则毕业后怎么知道这个专业依然吃香呢。
没有人能预测一个专业能否在4年后或者未来依然有前景,既然无法预测,所以也不用把专业看的比什么都重。
那是不是遇到不喜欢的专业就不好好学习了呢。
当然不是,上大学首先是要学会学习这项能力,上大学只不过是选择一个方向(专业),然后老师带领你走一遍研究一项事物的过程,在研究这个学科的过程中,你跟着老师学会了如何找资料,如何论证,如何做实验,如何找数据,如何解决问题。学会了这项能力,以后就能自我教育,自我学习,遇到困难可以自己找问题、找解决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这些能力,还怕工作上没能力创造价值么,而且学校里教的那点专业技能,其实走上社会早就被淘汰了,能用上10%已经谢天谢天了。
知道分数如何选择填报志愿
这一步其实考验的是数据获取能力。
首选你得知道你的分数大概能上哪些大学,我们只能把每个学校往年提档分数线做为参考。这一步应该不难,每个高中高考结束后都会发一本高考报考指南(有的是买),如果没有就去买一本,选书的时候注意,看看书中内容是否能查不同大学的往年提档分数线和专业录取分数线。
假设你今年理科506,比第二批次高了86分。
那么就去找2019年比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高86分能上什么学校,把这批学校挑出来。
当然因为每年学校的提档分数不会一样,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多往上选20分,然后多往下选20分,也就是比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高66~106分之间选择。每高一份,风险就大一分,每低一分,就多一份保险,这需要自己平衡。
选出了学校以后就是按照之前城市>学校>专业的重要等级排序,优先把城市排在前面,一个一个搜集学校和专业的信息。心仪的就记录下来。
选出9个学校,每个学校5个专业,相当于45个选项。
如何把这45个选项,按照阶梯均匀的分散在不同的分数,就是个人的能力了。
建议分数不要太集中,每个选项拉开一定的分数,尽可能覆盖不同分数线。冲一冲的没准能上的、稳妥的、保险的,都要覆盖上。
如果每个选项分差2分,那么你能覆盖的分差在90分内,可以说非常稳妥了。
因为大家都怕落选,有可能大部分同学都选比自己分数低的学校,这就给自己选高分学校留了“空子”。所以建议留两个比自己分数稍高的学校,别放弃这个捡漏的机会。
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专业都要认真对待,认真思考,这些工作没人能替代自己。毕竟我们需要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后果,别人帮你选择你也不放心不是么。
以上这些准备工作,都应该在填报志愿开放的那天之前做好。越早准备好你的选项,就对自己越有利。另外部分参考资料可能不准,所以你需要多参考几份资料,或者通过网络找资料求证。缺少资料就找同学老师询问、借,遇到不了解的就谷歌搜索、百度搜索、微信搜索。
加油,祝你顺利走进心仪的大学。